城市烟花应该走出这重要的一步!
2019/9/2 山里红
21520

首届城市烟花发展论坛举办至今,已将近一周。这几天来,一直有个想法萦绕心际,排遣不开。所以半夜起来,将这个想法付诸键盘。

在说这个想法前,我得来一点铺垫。

 

一、不是老百姓不爱烟花,而是烟花抛弃了老百姓

先从浏阳这个主产区的层面来说说。浏阳已举办过14届花炮节。历史上的第一届花炮节,可以说最具群众性的一次盛会,它展现的是整个浏阳人民一种最朴素的愿望。翻开当时的照片,看着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。当然接下来的几届,也可圈可点。其焦点在于,那些年的花炮节,焰火燃放的地点是真正安排在城里——滨河路。那是属于所有浏阳人自己的盛大节日——毕竟花炮是我们的支柱产业,节日期间热闹非凡。

我当年报社的一位同事说:一举办花炮节,乡下的亲戚都来城里了,那时自家的房子也不算宽敞,为了解决亲戚们的住宿问题,客厅甚至厨房都打了地铺。
我亲身经历了2001年的第五届花炮节,那是最后一次在滨河路燃放焰火的花炮节。白天城里人山人海,所有的快餐店人满为患,晚上的滨河路更是人挤人。第五届之后,燃放的地点改成了花炮观礼台。主办方也由政府一手操办改为市场参与。从那以后,花炮节的节日氛围就明显降温。一个盛大的节日,开始远离老百姓。对大众来说,似乎花炮节与自己无关。
 
 
二、不是老百姓不想放烟花,而是烟花让他们望而生畏
近些年,全国各地的禁限放简直就是你追我赶、愈演愈烈。因为环保压力大,加之各地政府的懒政做法,干脆一禁了之。政府不让放,老百姓也不敢冒着被罚款、拘留的风险去放。
遑论全国,现在连长沙橘子洲的周末焰火也不让放了。今年7月26日在长沙举办的“湖南(长沙)应急管理安全技术装备博览会暨应急安全管理论坛”,浏阳也有数家花炮企业参展,但参观者无不感叹:我们买不到烟花。
禁限放的挡箭牌是环保压力,说烟花是造成雾霾的凶手。为了缓解禁限放的问题,所有的花炮人都付出了努力,不断向公众解释:燃放烟花爆竹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,而且从科学的角度,以及用数据的分析,来论证烟花与雾霾没什么关系。各地的花炮从业者也为此与政府对话,请求撤销禁限令。但效果收效甚微,成功的案例并不多。
 
三、以行业之力实现突围
上面的两点情况,似乎这样说得比较消极,好像花炮产业走到了尽头,变成了夕阳产业。但话又说回来,我们又必须看到,这个情况还是在改变:
比如第十四届花炮节,氛围又明显升温。浏阳河城区段的焰火燃放,让浏阳河路和将军路重现当年人山人海的景象,让“一河诗画,满城烟花”的意境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。同样,各地花炮从业者与政府对话虽然成功的案例不多,但总归还是有,对烟花的希望与复兴的期许,并没有被完全浇灭。
也正是在这个时候,花炮业界同仁开始改变思路,推出城市安全烟花,打出了“让城市爱上烟花”的口号。这无疑是一种变革,是突围。
在首届城市烟花发展论坛上,不少专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的建议。比如要保证内在的安全、环保、效果,注重外在的造型和颜值;比如要尽快出台城市烟花的标准……
站在行业的高度,这些都显得异常重要与及时。但是当务之急的问题是:在各大城市还未解禁的这种大环境下,城市烟花到底要如何走出重要的一步?如何尽快突围?这就是我想去思考的问题。
 
四、先让浏阳变成烟花城市
所以我的想法是:浏阳需要开放我们的城市,作为城市烟花的首个燃放展示平台,营造一种“满城烟花”的氛围。
如果浏阳不能成为真正的烟花城市,那么,城市烟花的推广和普及,将不会那么迅速,更不会很顺利。
一座城市,最重要的城市元素是广场。那么,我们是不是可以允许甚至是鼓励烟花企业,到浏阳的各大广场上燃放城市烟花,举行小型的艺术焰火表演。在频率方面,可以是周末焰火,也可以每月燃放两次,分别在不同的广场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“浏阳的烟花放给浏阳人看”的焰火有没有用呢?我倒觉得先没有必要存在这样的功利的想法。焰火燃放首先是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需求,给大家带来愉悦和享受。每个在现场观看焰火的人——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人——都自带流量,通过他们的微信、抖音等传播工具进行宣传,城市烟花想不火都难。更何况全国还有那么多的花炮从业者都会积极支持,都会自愿进行转发传播。
将施于人,己先欲之。当我们在呼吁其它城市取消禁限令的时候,我们自己可否先行一步,开放我们的城市,让城市与演化更亲近?如果不能或者说不愿意这样做,城市烟花面对各地政府和消费者,将没有底气和说服力。
总而言之:推广城市烟花,先让自己变成烟花城市。
 
(作者:张民局)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