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命,让烟花平安绽放
湖南省浏阳市应急管理局主任科员 蔺传球
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大家好,我是蔺传球,来自湖南省浏阳市应急管理局。
今年4月28日,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,绚丽的烟花在夜空营造出山水园林,展现了一场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。那些烟花就来自我的家乡——中国烟花之乡,湖南浏阳。
我跟烟花的缘分与生俱来。我母亲就在烟花厂工作,我是闻着烟火药的味道,听着烟花爆竹的响声长大的。小小的烟花,养活了几十万浏阳人。但是二十多年前,每年都会因为安全事故导致几十个人失去生命。当时干这行的很多都是家庭作坊,大家都在赌运气。运气好的,挣点钱;运气差的,丢了命。安全二字,无从谈起。
2003年7月,我调入刚组建的浏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,担任副局长。我决心,一定要改变烟花行业安全失控的局面,让烟花这碗饭能够平安吃下去,让父老乡亲不再拿生命去挣钱!
然而,工作中遇到的阻力、面临的困难,远远超出我的预料。
2004年,有一次我带队到一家烟花企业开展执法检查,发现本应单人单栋作业的危险工序,竟有20多个人挤在一个包装车间装填火药。进一步调查后发现,这家企业有200多栋工房,由32个股东各自独立生产。名为一个企业,实际是几十个小作坊的集中区,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当我们要依法查封吊证的时候,企业老板纠集100多个村民将我团团围住,并放言:“我们要吃饭,不能关厂!你砸了我们的饭碗,我们就要跟你拼命!”
我对大家说:“谁都要吃饭。你们只知道保饭碗,我是保护大家的安全、保护企业的发展!生命都不能保障,还谈什么饭碗?安全生产,这是一条底线,我不会让步。”
顶着几个小时的高温,我给大家分析利弊,讲清法律,老板终于想通了,村民也散开了。
还有一次,我牵头查处1家利用废旧工房进行生产的烟花厂。刚一查处,烟花厂老板就打电话威胁我。面对威胁,我没有妥协。老板见硬的不行,就来软的,每天不吵不闹跟着我,我去哪儿他跟着去哪儿,甚至在我家门口静坐,但这也没有让我放弃原则。最终,我们坚持让这个企业将所有的废旧工房拆除,彻底消除了这个重大事故隐患。
在工作中,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,让我感到困惑。到安监局以来,我的工作量是原来的几倍,几乎没有完整地休过周末,为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、为了排除重大事故隐患、为了应急救援处置,喊破了嗓子、熬白了头发,反而受到敌视和防备。作为安全监管执法者,立场难道不应该跟监管对象一致吗?这二者为何会成为对立双方?安监工作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,确保烟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、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?
渐渐的,我开始明白,安全管理,不是要把一条路堵死,而是要帮助群众走上另一条更好、更安全的路;安全执法,既要有体现法律的刚性,更要具备关怀的温度,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立场上去管理,才能为群众所接受,也才能到达管理的最佳效果。
于是,我开始探索烟花爆竹安全发展之路:以安全管理为突破口,把安全升级跟产业升级结合起来,推动浏阳烟花“安全、绿色、高效”健康发展。一边淘汰不安全落后产能作减法;一边提升安全性、优化工序做加法。产业升级以来,浏阳烟花经历从家庭作坊到上山建厂的工厂化改造、机械化推广、自动化生产的转型升级,在危险性最大的装药工序,开始研发防爆机器人。
从2003年到2018年,浏阳市烟花企业从1068家减少到556家,产值从20亿跃升到240亿,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出口占全国总量的60%,机械化使用率达到80%,安全生产事故率下降了90%。产值提高了,事故减少了,噪音变小了,空气清新了,浏阳烟花成功实现了完美蜕变。
初心不忘,使命在肩;担当履职,守护平安。不知不觉,我从事安全工作已经十六年了。这是高强度、高压力的十六年,我曾经害怕晚上听到电话铃响,害怕听到发生安全事故的消息,也曾在应急处置一线面临生与死的考验;面对一些群众的不理解和责难,我也曾有过迷茫,觉得委屈,甚至有时觉得快撑不下去了。但我从没忘记过当初立下的誓言,从没动摇过干好工作的决心。因为家乡的山水和人民养育了我,我会贡献自己的一切,为父老乡亲筑牢一道安全屏障,撑起一片生命绿荫,让烟花尽情绽放在世界各地的夜空!